近日,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工程:国家会展中心站(不含)-蟠祥路·国家会计学院站,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的安全评估,即将于进博会前开通初期运营。作为上海地铁客流最高的“黄金线路”的延伸,它不仅是贯通西虹桥商务区与城市核心的交通纽带,更打造了集安全、高效、人文、智慧于一体的轨道交通新标杆。
2号线西延伸工程起于国家会展中心站,沿徐民东路向西至蟠祥路·国家会计学院站,全长约1.67公里,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,设蟠祥路·国家会计学院站1座车站。2021年6月徐泾东端头井开工,2025年9月完成工程竣工验收,在四年多的建设历程中,建设团队始精心组织、创新突破,按节点完成各项施工与调试任务,为开通运营筑牢基础。
文化锚点:一站一景定格城市记忆
记者在现场看到,站厅整体为玫瑰金色调,彰显大气。层内最显眼的就是《蟠龙十景》,这面公共艺术墙是站厅的“文化灵魂”。设计团队从《蟠龙镇志》中提取“江村野店、曲水萦居、柳榆晚照”等十大景致,采用激光雕刻瓷片呈现轮廓,镌刻于艺术墙长卷之上,通过水刀切割的瓷片拼合形成古镇肌理,瓷片缝隙则暗藏嵌入式LED灯带,灯光亮起时如繁星闪烁、似波光流转,碰撞出时空褶皱,带给乘客“一步一景、一时一境”的沉浸式体验,仿佛“一步穿越千年”,实现历史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生动对话。
申通地铁建设集团第一分公司项目经理邓扬表示,蟠祥路站被戏称为“处女座舒适区”,公共区综合支吊架横向成线,线缆有序归集排布,在齐缝齐布中实现顶、地、墙乃至栏杆立柱的多专业协同与精准对缝。站厅、站台则以“功能与美学共生”为设计密码,将大虹桥的商务精髓凝练成流动的视觉语言:空间以裸顶搭配玫瑰金风管勾勒线条,用白麻花岗岩地面沉淀质感,通过BIM技术为设计表达注入精准内核。
匠心筑基:毫厘之间体会工程品质
从区间隧道到站台站厅,工程以极致匠心打造“百年工程”。区间隧道采用通用管片错缝拼装技术,管片紧密咬合提升结构整体性,如同穿上“坚固铠甲”;轨道铺设推行“十步精调法”,全区间道床预制化率达98%,TQI指标(轨道质量指数)创上海地铁历史最优,实现列车运行“无啸叫”,车内静谧感大幅提升。
细节防护方面,接触网弹性组件采用双重防松吸振型自锁螺母,减少振动动松动;轨行区“L型”支架引导弱电线缆避开落水管,环网电缆以“品”字形卡箍固定,杜绝缠绕隐患;防排水设计遵循“有墙必有沟,有沟必有孔、有孔必有门”的原则,离壁沟与结构板一次浇筑成型,出入口铺设高分子疏水层,彻底破解渗漏难题。
运维关怀:细节巧思兼顾服务与便捷
2号线西延伸的建设以“以人为本”的设计理念贯穿每一处空间,让车站既懂乘客也懂运维人员。卫生间通过结构降板实现蹲便器与地坪齐平,第三卫生间配备无障碍扶手与婴儿护理台,紧急呼叫系统联动客服中心,细节中尽显人文温度。
人防门门槛与地面齐平,加装不锈钢花纹板,方便推婴儿车或拉行李箱的乘客通行,杜绝绊倒隐患。自动售检票系统采用纸质二维码售票机,检票机0.3秒快速响应。站台PIS屏与屏蔽门一体化安装节省空间,增设气泵开启装置便于维护;设备区走廊预留≥450mm检修空间,顶部保留150mm操作高度,设备箱按尺寸有序排列且底部齐平,管线上的彩色标识清晰指引流向,维护人员可以“一眼识物、高效作业”。
国家会展中心站车站副站长陆曦表示,目前,四线五站已经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进博会的各项准备工作,除了预案的演练,还有设施设备的提升,以及运营服务举措也在陆续开展中。
蚂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