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秋风掠过盐池的万亩草原,甘草与沙蒿的香气便随着雁阵一同飘向远方。此时的餐桌上,若少了一盘热气腾腾的羊肉,总觉得辜负了这滋补的好时节。可你是否想过,口中的每一口鲜美,或许都藏着跨越千年的故事?寻滩鲜滩羊,这只从西汉苏武牧羊传说中走来的生灵,正以“喝着沟泉水、吃着中草药”的独特姿态,重新定义现代人对羊肉的品质想象。
文化根脉:从旌节牧羊到国宴珍馐
宁夏滩羊的故事,要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说起。相传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北海牧羊,手持汉节南归途中,行至盐池境内发现此地水草丰美,便将漠北带来的羊只赠予当地农户。这些羊只与本土品种杂交繁育,逐渐形成了今日的盐池滩羊。1755年《银川小志》中“盐州(今盐池)特佳”的记载,1908年《甘肃新通志》里“裘,宁夏特佳”的赞誉,更印证了这片土地孕育的羊中极品早已名满天下。
这份文化底蕴,让盐池滩羊五次走上国宴餐桌,成为款待世界的中国味道。当你用寻滩鲜的羊腿肉制作手抓羊肉时,咀嚼的不仅是细嫩肉质,更是一段“坚韧中传承”的民族记忆——正如盐池人常说的“扛硬”精气神,在羊肉的鲜美中代代相传。
展开剩余69%生态密码:盐碱地上的自然馈赠
“一方水土养一方羊”,盐池县60%的盐碱地,竟是滩羊的天然“营养实验室”。这里的土壤pH值达8.5,富含碳酸盐、硫酸盐等矿物质,山泉水则带着恰到好处的咸度;草原上生长的175种牧草中,甘草、黄芪、柴胡等110余种中药材,构成了滩羊“药食同源”的日常食谱。寻滩鲜的滩羊在这样的环境里,每天要在这里漫步数公里,采食天然牧草,饮用弱碱性泉水,经历寒暑交替的自然淬炼。
这种原生态养殖,造就了寻滩鲜滩羊独一无二的肉质:肌肉中富含的硒元素,让每100克羊肉含硒量达0.15毫克,远超国家标准。切开一块精修羊排,可见脂肪如雪花般均匀分布。清炖时无需过多调料,仅用少许盐便能激发浓郁鲜香,汤色奶白不浑浊,这正是大自然对遵循生态规律者的最好奖赏。
品质革命:从牧场到餐桌的新鲜承诺
在快节奏的今天,如何让千里之外的消费者尝到“现宰般新鲜”?寻滩鲜给出了答案。从标准化生态牧场出栏的滩羊,经清真屠宰后立即进入0-4℃的急冷排酸车间,12小时的精准控温让肉质松弛软化,同时锁住营养水分。企业自主研发的四重冷链系统,从预冷、包装到运输全程温控,确保羊肉在送达时中心温度仍保持在-18℃以下,新鲜度堪比刚从牧场屠宰的品质。
2025年秋冬推出的“精修原切腿排组合礼盒”,更是寻滩鲜对品质的极致表达:羊腿肉,适合炖煮红烧;羊排带骨切割,烤至金黄焦香最是诱人。礼盒采用环保保温材料,内置温度记录仪,消费者可扫码查看数据。这种“透明化供应链”,让每一块羊肉都能追溯到具体牧场和饲养批次,真正实现“买得放心,吃得安心”。
寻鲜时刻:解锁秋冬滋补新吃法
秋风起时,寻滩鲜滩羊能变幻出百般滋味。取羊腿肉切薄片,搭配沙葱、韭菜花制成羊肉卷,涮入清汤锅,10秒即熟,鲜嫩中带着淡淡药草香;将羊排用盐、孜然简单腌制后烤至表皮微焦,咬下时肉汁迸溅,孜然香气与羊肉本味完美融合;或是用羊骨熬汤,加入萝卜慢炖,汤色奶白,暖身又养胃。
这个秋天,不妨让寻滩鲜滩羊成为你的滋补首选。它不仅是一份餐桌上的美味,更是一段承载千年文化的生态馈赠,一次从草原到餐桌的新鲜约定。当你打开那份礼盒,便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寻鲜之旅——在羊肉的鲜美中,感受盐池的风土人情,品味自然与匠心交织的独特风味。
发布于:宁夏回族自治区蚂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