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京公开承认金砖国家内部出现了分歧,这一情况让外界感到意外。那么,究竟发生了什么呢?更令人关注的是,普京为何在这个时候突然改变立场,表示自己并不反对美元?背后究竟有何深意?
印度唱反调:卢比结算难以推行,外汇仍倚重美元
在金砖国家中,印度对“去美元”显得尤为保守。自2025年以来,印度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自己的立场,显然与中国和俄罗斯的推动方向有所不同。以印度外长苏杰生为例,他在金砖会议上明确表示,印度并不打算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,反而认为首要任务是推动卢比成为国际货币。
这一表态表明,印度对“去美元”并没有太大兴趣。尽管印度央行在2025年提出了卢比贸易结算的方案,允许与部分国家通过专用账户进行本币结算,但这一计划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。印度卢比汇率波动较大,商家不敢轻易使用;同时,印度的贸易逆差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,因此本币结算也未能得到广泛接受。到2025年8月,卢比结算在印度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依然不足10%,几乎没有形成规模。
展开剩余81%此外,印度在外汇储备方面依旧依赖美元。尽管印度政府在尝试调整外汇结构,但2023年印度的黄金储备为840吨,直到2025年9月才增至880吨,增幅十分缓慢。与此同时,美元资产仍然占据了印度外汇储备的60%以上。这种一方面想要调整储备结构,另一方面却无法脱离美元的状况,显示出印度在金砖国家中的“去美元”战略缺乏信心。
普京转变态度:曾反美元,如今表示“不打算反对”
普京的态度转变更为戏剧性。长期以来,俄罗斯是“去美元化”最积极的国家之一,尤其是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,俄罗斯为了应对西方制裁,将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比例大幅减少,积极推动与中国等国的本币结算。可是,2025年10月,普京在瓦尔代论坛上突然表示,俄罗斯不再反对美元,之前所谓的“去美元”仅仅是因为美国制裁的压力,而非俄罗斯主动寻求的战略。
这一变化的背后,显然是现实的难题。首先,俄罗斯的石油仍然需要以美元进行定价,尤其是在国际原油市场中,这一规则短期内很难改变。如果俄罗斯放弃美元结算,许多买家可能不买账,这对俄罗斯经济来说是巨大的挑战。其次,印度是俄罗斯的重要石油买家,而印度坚持使用卢比结算,导致俄罗斯大量卢比无法用于国际贸易,最终只能通过物物交换来解决这种困境。面对这些麻烦,俄罗斯只能采取更为务实的做法,放弃了反美元的立场。
中国的稳健策略:增持黄金与推进数字货币
相比印度和俄罗斯的摇摆不定,中国在“去美元”问题上的态度较为稳妥。中国一方面积极增持黄金,以分散美元资产的风险;另一方面,也在加快推进数字货币的应用,寻求通过技术手段突破美元主导的支付体系。
自2024年11月以来,中国央行每月都在增持黄金,到2025年8月,中国的黄金储备达到了7402万盎司(约2298吨),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。通过增加黄金储备,不仅可以减轻美元资产风险,还能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底气。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,2025年中国在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中占据了近五分之一,居全球首位。
除了黄金,中国还在金砖数字货币方面积极布局,计划将43个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纳入“金砖数字货币桥”项目,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。这一项目目前正在试点阶段,初步数据显示,数字货币结算速度比传统SWIFT系统快30%以上,成本也降低了近一半。
此外,中国在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结算中也在逐步提高人民币的使用比例。从2015年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的占比不到5%,到2025年已经上升至18%。虽然人民币替代美元的目标仍遥远,但中国正稳步推进这一进程。
各国小算盘:利益各不相同
金砖国家对“去美元”的态度分歧,根本原因在于各国的利益和需求不同。印度依然依赖美元,尤其是在IT产业和农产品出口上,若与美国发生冲突,可能会对经济造成不小影响。俄罗斯则是受制于国际石油市场,短期内难以完全摆脱美元。而中国则有雄厚的外汇储备和广大的国内市场,可以稳步推进去美元化。
另外,虽然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有所下降,但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仍然占据主导地位。大宗商品,如石油、铁矿石等,依然是以美元定价的。此外,全球88%的外汇交易也依赖美元作为中介货币,要想完全绕开美元,必须投入巨大的成本和资源,这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承受的。
未来走向:各国各自为战,但合作仍在进行
未来,金砖国家在“去美元”问题上可能会走各自的道路。印度或许会继续推进卢比结算,同时仍保留美元储备;俄罗斯则会根据美国制裁的松紧情况调整策略;中国则会继续增加黄金储备,推动数字货币的应用,并逐步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范围。
尽管存在分歧,但金砖国家的合作并没有停止。2025年10月,金砖新开发银行宣布将发行5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,并以人民币和欧元计价,而非美元。这一举措巧妙绕开了美元的影响,体现了金砖国家在合作中的灵活性。此外,金砖数字货币桥的跨境支付测试预计在2026年完成,届时,金砖国家将有更多选择,不再依赖美元进行交易。
总结
金砖国家对“去美元”的讨论正处于关键时刻。印度的犹豫、俄罗斯的妥协和中国的稳步推进,展现了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复杂变化。虽然美元霸权不再如过去那般坚不可摧,但短期内其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。在这种背景下,金砖国家应在照顾各自利益的同时,寻找更多合作点,推动全球金融多极化进程。对中国而言,继续增加黄金储备、推进数字货币项目并深化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,将是应对美元风险最为可行的策略。
发布于:天津市蚂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